雅培在華銷售業績下滑,高管頻繁換血致“內外交困成疾”?
# 熱點報道 2019-12-17 10:28
0
來源: 母嬰前沿網
原創:傅三幸? ? ? ? ? ? ? ? ? 編輯:木毅制圖:青楓? ? ? ? ? ? ?? ? ? ? 校對:子云
受國內政策收緊的影響,乳粉行業進入洗牌期,正本清源及優勝劣汰下,本土乳粉品牌強勢崛起,令海外乳粉品牌銷量漲勢接連受挫,其中雅培可謂是對此“深有體會”,?根據已發布的Q3財報來看,受大中華區挑戰性因素影響,雅培海外嬰幼兒營養品市場營收同比下降2.4%至5.66億美元。
據行業人士反饋:雅培國內銷量將跌出前五,業績增長堪憂。
就大中華區市場表現,雅培總裁兼首席運營官Robert Ford對媒體表示,海外市場嬰幼兒營養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大中華區的低出生率、同業競爭加劇、價格與促銷活動等因素造成的銷量下滑所致。
但實際上,翻看往期的財報不難發現,?自2014年起,營養品業務在雅培的總體營收占比中悄然下滑至第三位。?并且在?近兩年,營養品板塊中占比份額最大的嬰幼兒奶粉與2016-2017年的增速和營收相比在大幅降緩。
雅培在2019年Q1財報中稱,嬰幼兒營養品增長6.7%,在這其中包括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及特殊醫學用途嬰幼兒配方奶粉(簡稱“特配粉”)。
但據了解,自2018年起,雅培開始大力發展特配粉,在目前已通過的40款特配粉中就有8款來自雅培旗下。那么在特配粉快速發展下,整體所增長的6.7%業績中又能有多少是屬于嬰幼兒奶粉呢?
另外雅培首席執行官白千里(Miles White)對媒體表示,?得益于美國及其它幾個國家的增長,大中華區面臨挑戰的影響被部分抵消了。?“大中華區在我們整體營養品銷售中的占比不到10%”。
換一種說法就是,?僅占雅培營養品業務10%的中國市場帶來的影響只有部分被雅培其余90%海外國家營養品業務的超額增長所抵消。?由此可見,雅培嬰幼兒營養品業務在國內減幅嚴重。
可要知道,雅培在國內以嬰幼兒奶粉品牌為大眾所熟知,然而近兩年業績的不樂觀,也使早前有消息傳出,雅培打算以90億美元賣掉包括奶粉在內的營養品業務。雖然事后雅培回應稱,并無意出售營養品相關業務,但是仍令人擔憂其奶粉業務。
有業內人士曾分析,雅培奶粉在國內市場日漸式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①雅培奶粉終端價格體系混亂,導致市場動銷積極性下降;?②多次想要向三四線下沉市場均未果;?③隨著惠氏、飛鶴、澳優、君樂寶等國內外乳企積極地創新升級,雅培的市場份額逐漸被瓜分。
此外一直以來,雅培都將自己的“嚴苛生產流程”放在嘴邊。從國際化生產設備、安全可靠的生產環境,到嚴苛的質檢監控,再到“0接觸”的生產和管控。但遠的不說,?僅2019年雅培就因安全問題三次召回嬰幼兒奶粉和特配粉。
8月15日,菲律賓FDA官網發布召回警示,一批次生產日期為2019年3月,有效期為2022年3月的雅培嬰兒配方奶粉,由于“產品標簽說明與制備勺尺寸”不同,可能發生喂養風險而被召回。
9月13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發布召回警報,一批次雅培Calcilo XD特殊醫學用途嬰幼兒配方奶粉由于腐敗變質緊急召回。CFIA表示,這款奶粉食用后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等癥狀,提示家中有此款奶粉的消費者將產品丟棄或者退回購買地點。
9月17日,美國FDA在官網發布召回公告,稱因香氣和顏色不一致召回同一批次雅培品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奶粉。
不過月余時間,雅培產品就被接連召回三次,著實打破了其在2018年不到兩月召回三次的記錄。?通過n+1次的召回事件來看,雅培在品控環節存在的問題并非偶發現象,這也不禁讓人擔憂其產品生產過程的安全性,以及檢測出廠的權威性。
猶記雅培新加坡工廠質量保證總監易艷芬曾表示的“雅培的內部質控高于政府標準,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出廠,要經過質量安全確認程序總數超過1500道?!毖排喙倬W也寫著“堅持嚴苛制藥標準,研發高品質奶粉”??墒窃?頻發的召回事件面前,這套說辭有多少可信度,另外也讓人不得不思考這樣的?雅?培制出來的藥品是否存在安全風險?
更為可笑的是,有人認為雅培“自曝家丑”的行為是一種有擔當、有責任的作為。先不論問題產品流入市場,對消費者造成的安全風險,就說作為一家老牌乳企,在出廠前做好質檢,難道不是它應該做好的最基本的品質把控嗎?倘若真出現安全問題,這將是雅培承擔不起的責任,所以召回其實是應對危機的最好解決辦法。
除去產品安全問題外,雅培還因涉及虛假/夸大宣傳被監管部門多次處罰。其中,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2019]第152018016500號顯示。
2019年3月1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稱?雅培在官方網站宣傳“雅培菁摯純凈幼兒配方奶粉(型號:?12-36月齡3段,凈含量:?900克)”時,使用“2大核心營養成分,RRR增強大腦神經連接高達81%,OPO促進關鍵營養素吸收高達97%”及“核苷酸能增強寶寶免疫力”的廣告用語,存在表述不準確及擅自使用醫療用語。
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18修正)》第十七條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因此,處以20萬元的罰款,并責令其立即停止發布上述違法廣告。
事實上,這并不是雅培第一次因虛假/夸大宣傳問題被監管部門打臉,早在2018年6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發布行政處罰,滬監管自貿處字[2018]第410201610027號,稱?雅培在銷售的“雅培全安素全營養配方粉900g禮盒”內的宣傳折頁上使用了“四重提升:?‘提升免疫力13.4%’、‘改善肌肉強度與質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質量’、‘體重恢復5%’”對普通食品廣告宣傳“保健功能”,以及“三重降低:?‘平均住院時間縮短21%’、‘降低平均住院費近21.6%’、‘再次入院概率可減少6.7%’”在普通食品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
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18修正)》第十七條規定,處以14萬元,并責令停止發布。
事實上,今年6月,雅培全安素才通過國家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全營養配方食品注冊。這意味著,在這之前全安素僅是一款普通食品,對自身功能無法保障。
另外,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備案中,界定了?全安素適用于10歲以上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需要補充營養的人群,不適宜非目標人群使用,尤其是有半乳糖血癥的病人。
除去以上問題外,在調查中發現近兩年來雅培內部人事調整頻繁。其中2018年4月,原達能紐迪希亞生命早期營養品電商負責人黃偉川,出任雅培營養品部大中華區電子商務負責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為了快速實現業績提升,自去年618開始,雅培在線上利用自殺式的低價折扣以及向“社交”電商補貼性的壓貨來拉漲業績?!睒I內人士介紹并補充道,“但?由于線上常年不控價,造成了線上線下渠道價格紊亂,大量實體門店的生意被蠶食,各級經銷商的信息大受打擊,這也致使雅培的市場份額在持續縮減。?”
同年7月,雅培又宣布John Sun出任雅培中國區銷售總經理。有意思的是,John Sun從2009年7月至2018年7月一直出任美贊臣中國區銷售總經理。
而日前,有消息傳出,John Sun于2019年下半年突然回歸美贊臣。對此,母嬰前沿特向雅培官方進行了求證,但截至在發稿前尚未收到準確回復。
另外,有業內人士透露,2018年下半年,雅培還挖到了美贊臣的一個產品總監來負責管理雅培整個的奶粉全線產品。但卻?因定位混亂導致雅培菁智系列的藍罐和綠罐兩條產品線在在市場上沒有聲量,就連主流論壇寶寶樹、媽媽網等平臺上都不見其蹤影。
10月,雅培任命Robert Ford為新COO;11月,雅培宣布原藥品部中國區總經理嘉雷諾(Renaud Gabay)將擔任雅培營養品部北亞區VP;12月,雅培宣布雅培營養品部北亞區CEO邱肇祥離職;2019年2月,雅培任命原默克中國普藥及內分泌事業部負責人金方千為雅培藥品部中國區總經理;?11月,雅培首席執行官白千里(Miles D.White)宣布自己將在明年辭職,而接替他職位的是Robert B. Ford。
對于雅培高層的接連換將,有業內人士表示,老子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國依此理,公司亦然。要知道,企業的發展經營需要公司內部正確的戰略排布及高效的執行,可如果公司高層頻繁變動,那么就意味著戰略布局會很難達到統一,執行也會變得低速,再有就是新鮮血脈涌入必定要有一個磨合期,這無疑是一個內耗極大的過程,對于品牌及公司發展都十分不利。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從目前來看,雅培高層的大換血并未給企業業績帶來有效增長,反而顯露出頹勢,該情況是否會在未來得到轉機值得關注。